在目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,对任何一家公司而言,开源节流都无疑是摆在管理者桌面上的首要课题。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,能否在硝烟过后活下来取决于开源节流是否切实的执行。作为企业的一份子,每个部门,每个人,都应该以此为责,主动接受公司的各项考核和监督,想方设法为降低成本,提高品质和效率出谋献策,尽职尽责。
浪费无处不在,是员工视而不见还是管理水平低下?库房里的材料长期积压,是库管不认真还是工作方法不对?明明客户在催单,车间里却有人无所事事?废料率居高不下,库房积压的“料头”却越来越多,这样的浪费可以避免吗?
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消除浪费。喷绘企业的浪费主要来自喷绘车间。首先,让我们来明确什么是浪费?
每个人对浪费的理解不同,而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浪费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。例如,销售人员认为:为了满足客户,车间应该提前准备好各种材料的库存,因为充足的库存可以节省时间,提高生产效率,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。很显然,当订单下降时,库存积压将会变成一个巨大的负担。再比如,喷绘车间新入职的员工由于缺乏经验,对所在工序的分步动作不熟悉,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很多多余的动作,或者是太慢,太笨拙的动作。毫无疑问,这些动作会造成浪费。
关于浪费,时间成本和现金成本是两个核心考量要素。现场管理的本质就是和一切浪费的行为做斗争。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成本、最少的时间把最高品质的产品交给客户。浪费就是任何一种只增加成本和时间而不能提高品质和效率的行为。
喷绘工厂作为生产型企业,每一天都需要各个工序间的转换,每一次转换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浪费问题。一个喷绘工厂有多少浪费取决于这家工厂对待这些问题的反应。好的管理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浪费,先通过“暂时”的解决方案或“紧急”的处理方法保证生产的进行。这些浪费的问题要形成记录,再经过深度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,不断修正其解决办法,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标准化操作程序。
有一个“不拉马的士兵”的故事。二战期间,某个德国军官来到炮兵部队。他发现炮兵操练时,有一个士兵站在炮管后侧方不做任何事情。年轻军官对此毫不理解,追问起来,得到的答案是:操作手册上就是这样记载的。对此,军官感觉非常奇怪。他查阅书籍资料,走访老兵,最终了解了事情的原委。原来,在大炮刚刚出现的年代,大炮只能由马车运送到前线。而那个站在大炮后侧方纹丝不动的士兵,负责拉住马缰以确保大炮的稳定。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来临,早已不需要这个角色了。但操作手册一直没有修改,造成这个“不拉马的士兵”的出现。毋庸置疑,这个行为是一个巨大的浪费。